佛教的世界(宇宙)觀
古代印度是以須彌山為中心而成立的宇宙觀。
佛教也承襲此觀念,但更進一步將此宇宙論的內容分類後,配合佛教各深淺教義加以探討。
概略介紹如下:
1、宇宙綜合論(世間論):觀察宇宙的系統形狀的論說,例如須彌山說、三千大千世界說、成住壞空四劫說、三界說、十界說等。
2、宇宙分析論(萬法論):分析宇宙的成立要素的論說,例如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乃至五位百法、五位七十五法等。
3、宇宙轉動論(因果論):說明宇宙的因果法則的論說,例如四緣說、六因說、五果說等。
4、宇宙現象論(緣起論):考察宇宙各種差別現象從何處生起、如何顯現等問題的論說,例如業感緣起、賴耶緣起、真如緣起、法界緣起、六大緣起等。
5、宇宙本體論(實相論):探討宇宙的實相與體性的論說,例如法有論、法空論、有空中道論、無相皆空論、諸法實相論。實相論的發展,大概從小乘的有空論開始,轉而為大乘的有空中道論,最後到達「本體即現象,萬有皆一如」的諸法實相論,這一論述為佛教宇宙論的極峰。
世界(宇宙)的含意
世:指時間上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的遷流。
界:指空間上有東西南北、上下等十方定位的意思。也指眾生所居住的依處,例如山川大地...等。
世界、宇宙兩個名詞,大體意思相近。
宇,指四方上下;宙,指古往今來。
宇宙,即含有空間與時間無限連續的意思。
一世界(須彌世界)的構成要素
以須彌山為中心,加上圍繞在四方的九山八海、四洲(四天下)及日月,合起來為一個單位,叫做「一世界」。
每一世界的最下層是一層氣,稱為「風輪」;風輪之上為一層水,稱為「水輪」;水輪之上為一層金,也就是硬石,稱為「金輪」;金輪之上就是為山、海洋、大洲等所構成的大地;而須彌山就位於此世界的中央。
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的教化區
一千個「一世界」,為一小千世界;一千個「小千世界」,為一中千世界;一千個「中千世界」,為一大千世界。
一個大千世界包含了小、中、大三種「千世界」,所以叫做『三千大千世界或三千世界』。
宇宙就是由無數個『三千大千世界』所構成的,由此可知世界的廣大無邊。
一個『三千大千世界』等於一個佛的教化區,又叫做「一佛國」。
【後記】
上面幾段文字表述的是佛教基本對於世界的架構,其寬闊廣大,非我們人類的小知小見可以了知。
世界不僅限於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這個地球,或是現在科學家所探索到的宇宙而已。
不僅我們居住地是這麼渺小,就連身為人也是這麼渺小。
在有情的眾生中,人道僅是六道之一,還有更多、不可計數的眾生生活在這「一世界」之中。這個部份可參考地藏經白話解釋經文解說。
*參考資料*
佛光大辭典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