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提沙是舍衛城的比丘。


有一天,他獲得一些很好的袈裟而顯得非常高興。


他想要在第二天就穿上它們。但當天晚上,他卻去世了。


由於對這些袈裟不當的執著,他竟然往生成一隻昆蟲,並且住在這些袈裟的摺層內。


因為沒人可以繼承他的遺物,其他比丘決定把這些袈裟分給大家。


當他們正準備分袈裟時,這隻昆蟲非常憤怒,大聲哭吼著:「他們在損毀我的袈裟!」


這時候,佛陀透過神通力量,聽見它的哭叫聲,便建議比丘們七天後再處置這些袈裟。


第八天,原屬於提沙的袈裟就分給其他比丘。


佛陀事後解釋為什麼要如此建議:


「提沙在臨終時,執著於這些袈裟,所以她往生後的前幾天,先變成昆蟲,並且這在這些袈裟裡面。


當你們要處理那些袈裟時,他非常痛苦,就在袈裟內跑來跑去。


如果當時你們真的處理掉那些袈裟,他絕對會因為對你們的極端痛恨,而往生到更苦難的境界去。


現在,由於他以前的善業,他已經往生到幸福的境界了,我才允許你們處理這些袈裟。


比丘們!執著是非常危險的,就好像鐵銹腐壞本來的鐵塊一樣,執著也毀滅一個人,使人墮落到更差的生命型態去。


比丘不應該沉溺或執著於四食,因為執著會延緩一個人修行的進步。」


 


惡業使作惡業的人墮落惡趣,如同鐵銹從鐵塊中長出來,卻反而腐蝕鐵塊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---240句 法句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──《法句經故事集》──達摩難陀上座編著周金言譯


【讀後語】


故事中的比丘死後墮落成為一隻小蟲,想一想真是不值得,起因就只是因為『一件袈裟』而已。


在我們的一生中,有太多的看不開了。


跟我工作的同事中,有一個結婚10幾年的太太,在聊天時偶爾會聽她小小的抱怨:先生生活這麼久了,最受不了每次先生刷牙時,將刷牙的泡泡噴的到處都是,浴室的化妝台與洗臉台到處都會留下乾掉的白色痕跡,真的很髒,受不了。


雖然只是生活中瑣碎的事,但是卻因為個人不同的標準而產生問題。


不過只是刷牙而已嘛,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,怎麼會讓這個太太如此無法忍受呢?


不要笑這個太太,我們自己不也是如此;雖不是刷牙的問題、不是先生的問題,但可能是和家人的問題、和同事的問題,只要自己留心的觀察,你會發現其實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這樣的不滿意。


修行在生活中,也就是說放開自己的過度在意,接受與你不同、相反的觀念,用理性的態度去面對,漸漸的你就不再那麼「想不開」了。


 


在法句經的內容中,生動活潑的記錄著佛陀在世時北印度人的生活和想法。


故事中的主角上至國王大臣,下至一般平民老百姓,包含著當時的整個社會階層。


他們和現代人一樣,有著相同的弱點:貪、瞋、癡、嫉妒、懶惰、傲慢與愚癡等等。


藉由這些人物的生動演出,反觀自省,可以修正自己的心態與行為,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,可以作為檢視自我一種工具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寶悟同修會 的頭像
    寶悟同修會

    寶悟同修會

    寶悟同修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