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長要教導弟子,他們之間必須有業緣。
如果沒有業緣,師長不可能真正裨益弟子。
佛查出和老人有業緣,能夠照顧他的師長,正是目犍連-神通圓滿的阿羅漢。
佛有兩位心子-舍利弗智慧第一,目犍連神通第一。
佛把老人交給目犍連,他也是一所寺院的住持。
須瑞迦塔出家為僧之後,年輕的僧眾還是嘲弄他。
有一天老人再也受不了嘲弄,就逃出寺院,決定到附近跳河。
那時目犍連正好想找他,到寺院裡到處都找不到,就用神通查看老人的去處,發現他剛剛跳河。
目犍連馬上出現,把老人從河裡撈起來。
須瑞迦塔很震驚,因為他並沒有告訴老師他打算做什麼。
他一下子楞住了。
目犍連問他為什麼要跳河,他答不出來。
他完全呆住了,只是張著嘴巴站在那裡。
最後須瑞迦塔終於能夠說明一切,目犍連對他說:「你從寺院逃跑出來跳河,表示你欠缺出離輪迴的心。」
目犍連叫老人抓住他的僧衣一角,然後帶著他飛向空中。
他們一直飛,越過海洋,來到一座骨頭堆成的巨山,才停下來。
老人問老師:「這些是甚的骨頭?」
目犍連答道:「哦!這些是你前生的骨頭。」
原來老人前生曾經是一隻鯨魚。
須瑞迦塔一聽到老師這麼說,全身毛髮直豎,頓然生起出離輪迴的心。
他了悟到輪迴的本質純粹是苦,而且輪迴之中,沒有什麼是一定的,因此下定決心,解脫輪迴的所有苦及苦因。
之後須瑞迦塔入道,當生成為聖者。
雖然他到八十歲才開始修行,可是他不但出家為僧,而且成為阿羅漢,克服生死輪迴,徹底解脫輪迴苦。
阿羅漢徹底解脫一切苦及苦因,包括煩惱的種子。
阿羅漢會安住在自己的境界好幾劫,直到佛看見時機到了,便從手中放光,並對他念一首偈,勸服他進入大乘道。
阿羅漢才會進入大乘道,並且實證大乘聖道,逐步消除細品的漏垢。
一旦滅盡細品的一切漏垢,便圓滿菩提道而成佛。
然後,便能夠啟迪其他無數的有情成佛。
這位老人在能夠令無數的有情成佛之前,自己必須成就佛果,那之前必須入大乘道,其前有必須入解脫道,成為阿羅漢,而那又緣自他出家為僧。
至於他之能夠出家,是因為前生身為蒼蠅時,所造的微小善業。
那隻蒼蠅根本不曉得佛塔是聖境,可以淨化內心,只是出於貪欲,追逐塔周圍的牛糞氣味,而完成繞塔。
包括解脫道的五道、大乘道的五道,乃至佛果的所有證量——一切都肇自蒼蠅繞塔的那個微小善業。
這顯示佛像、佛塔、佛典以及其他的聖境,具有威力帶來證量。
聖境非常有益於淨化內心,帶來直到佛果的一切安樂。
佛塔是威力很強大的聖境,甚至連無心地繞塔一周,都足以讓我們淨罪集資。
可見,有意地繞塔——尤其是懷著善心,發願利益其他有情,勢必更具威力,比起蒼蠅繞塔,既無認識,也沒有良善的動機,所帶來的善報勢必更大,感應也更迅速。
每次繞行聖境,都將帶來無法置信的果報,不僅能夠療癒疾病,而且會淨化病因,亦即往昔的惡業和無明障。
繞行聖境,除了帶來深入的康復之外,也促使我們實證整個菩提道,成就圓滿佛果的無比安樂。
——《究竟康復的療法》‧放生兼修六度——梭巴仁波切開示/釋妙喜恭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