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從前,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理國家的時候,提婆達多從猴胎出生,在雪山地方,統治著自己所生的一群小猴。


他擔憂這些小猴長大起來,會從他手裡奪去猴群的統治權,便用牙齒將小猴去勢。


其時菩薩亦投生為一小猴。


在他出世以前,母猴自知懷孕的時候,因保護自己的胎兒,逃入山麓的森林中去,待到月分滿足,生下了菩薩。


這小猴長大起來,到達懂事的年齡,氣力很大。


有一日,他問母親道:「媽啊!我的父親在何處呢?」


母猴道:「兒啊!你的父親住在某山麓,治理猴群。」


菩薩道:「媽啊!你帶我去見父親吧。」


母猴道:「兒啊!你不能去見父親,因你的父親恐他的兒子會奪去他的統治權,他要用牙齒將你去勢呢。」


母親雖如此告訴他,他依然道:「媽啊!你還是帶我去見他,一切我自己小心就是。」


母猴便帶兒子去見父親。


父親一見自己的兒子,心裡想道:「這孩子長大起來,一定不讓我再統治猴群了,非殺死他不可。」便打算假裝去抱他,將他一把夾死。


便道:「兒啊!這許久你在何處呢?」說著便用力一把將菩薩抱緊。


但菩薩力大如象,他也將父親挾住,幾乎將父親的骨頭都挾碎了。


於是父親心裡想道:「這孩子大起來會殺我的,現在我用什麼方法將他殺死呢?」


忽然想到近處有一個湖,湖中住有羅剎(鬼),將他送到湖裡叫羅剎吃了他吧!


他便對兒子道:「兒啊!我年紀已經老了將這猴群讓給你吧。今日我就叫你為王。在如此這般的地方有一個湖,那裡開著兩支黃蓮華,三支青蓮華,五支紅蓮華,你去將他採來。」


兒子道:「是,我去採來。」說著就出去了。


他到了湖邊,並不急忙下湖,先看看四邊的腳跡,卻只見下湖的腳跡,沒有上來的腳跡。他心裡便明白了,這湖一定是羅剎的住所。


父親自己無力殺我,便叫羅剎吃我,我還是不下湖去,設法把花採取吧!


他走到無水的地方,很快地縱身一躍,採了露出水面的兩支花,又跳到對岸。以後又從那邊岸上跳回來,用同樣方法,把花又採了兩支。如此來回採著,在湖的兩岸堆了一大堆花,卻沒有落進羅剎管領區的水裡去。


他想:「再多也不好帶了。」便拿起採好的花,放在一處束起來。


這時候,那羅剎想道:「我在此處居住這許多時候,倒沒見過如此聰明驚人的行為。他如心如意採了這許多花,卻不跳進我的管領區來。」


便將水分成兩股,從水中現身到陸上,走到菩薩面前說道:「猴王啊!在此世間,具有三法(三德)的人,便能征服敵者,你似乎正具此三德呢。」


他這樣稱讚菩薩,復唱出下面的偈語:


猿王啊!熟練、勇氣與智慧,


具足此三德像你樣,能征服敵者。


那居住水中的羅剎,這樣用偈語稱讚菩薩之後,便問:「你採了這花,作何用處?」


菩薩道:「父親叫我繼承王位,因此我採了花去。」


羅剎道:「如你這種優勝的人,決無親自拿花之理,我給你送回去吧。」說著便拿起花來,跟在菩薩後面走。


其時父親遠遠望見,心裡想道:「我差他去,是要羅剎將他吃了,現在他反而命羅剎送花回來,一切都完了。」嚇得心房碎成七瓣,當場死去。


於是群侯集合,便推菩薩為王。


 


當時的猴群之王是提婆達多,猴王之子則是我「釋迦牟尼佛」的前身。


 


《因緣》


這個故事是佛在衹園精舍時,就一個徘徊著想殺佛的人說的。


 


【記要】


在許多的佛經中,都會說到佛陀在因地(未至佛果以前之修行位)修行的過程裏,轉生六道,運用智慧,廣開方便之法,度化眾生的例子。


每一個例子都包含了菩薩因地修「六度萬行」的足跡。


修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,不是一年兩年的事,而是永無盡頭的事。


一個菩薩從初發心開始,一直到修行圓滿成就佛果,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。


三大阿僧祇是無量數的意思;劫,是極長遠的時間名稱,劫有大、中、小三劫的分別。


這個時間說明了修行需要極長時間的修福修慧,不間斷、不退轉的行持,直到功成圓滿。


修行不是唸唸佛號、咒語,或是誦誦佛經,禮禮佛等做做這些佛事,就是修行,就會成佛,而是真正的實踐度生的弘願。


在釋尊的本生故事中,告訴我們的是佛親自修證的道路,所以只要我們按照這樣的道路走,我們也能成佛。


佛的大慈悲心、大誓願力,對眾生的不捨不離,堅固的行持力,即是我們學佛的行者必須學會的「如何發心」的第一要務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寶悟同修會 的頭像
    寶悟同修會

    寶悟同修會

    寶悟同修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